- 主 要 植 物 病 原 種 類
˜濾過性病毒 (Virus, 病毒) ─ 如菸草嵌紋病、木瓜輪點病
˜真菌 (Fungus, 黴菌) ─ 如稻熱病、植物炭疽病 ( 70%的病都是真菌引起 )
˜細菌 (Bacterium) ─ 如蔬菜花卉軟腐病、青枯病
˜線蟲 (Nematode) ─如根瘤線蟲病、松樹線蟲萎凋病 ( 使用土壤改良劑防治、淹水、間種孔雀草 )
˜植物菌質(MLO, Mollicute) ─如甘蔗白葉病、翠菊黃化病
˜類病毒(Viroid) ─ 如potato spindle tuber 、hop stunt ( 中病毒植物無藥可治 )
˜高等寄生植物 ─ 如檞寄生、菟絲子 - 植物病原體型與大小比較
- 植物病害重要病原比較
- 植 物 病 毒 的 特 性
˜病毒通常由核酸(DNA或RNA)及蛋白質外鞘組成。
˜為害植物的多具RNA,有絲狀體、桿狀體、球形體及子彈形。
˜絕對寄生,除在活細胞內無法繁殖。
˜部分經接觸及種媒傳播;有的經昆蟲傳播,包括蚜蟲、葉蟬、飛蝨、粉蝨、薊馬、介殼蟲、甲蟲、線蟲及真菌等,其中蚜蟲佔90%,約170種病毒,其次為浮塵子科之葉蟬和飛蝨。
˜吸毒、獲毒及傳毒時間在蚜蟲以秒或分計,很快會喪失其傳病能力,即非永續性;浮塵子科則以日、週計,但其保毒時間可持久其一生,即永續性。
˜穩定性在因種類不同而有很大差異,大多在離開寄主後不久就失去感染力,但有的經多年仍保有感染力,如菸草嵌紋病毒。 - 主 要 作 物 病 毒 病 害
˜病徵:嵌紋、斑駁、畸型、生育不良等
˜病害:木瓜輪點病毒(PRSV);百香果木質化病毒(PWV) ;植 物 胡瓜嵌 紋病毒 (CMV);番茄捲葉病毒(ToLCV);蘭 花東亞蘭嵌紋病毒(CyMV)、齒舌蘭輪斑病毒(ORSV); 菸草嵌紋病毒(TMV)等引起的病害。
˜防治方法:無藥可治;健康種苗、抗病品種、避病、清除病株、 防除病媒。
²後天系統抗病性(SAR):施用水楊酸、茉莉酸、磷酸鹽等。
²基因轉殖植物:例如木瓜抗輪點病
- 番茄捲葉病毒(Tomato leaf curl virus), 可經由嫁接或銀葉粉蝨傳播,但不經由機械傳播。
造成整株葉片向上捲,葉柄下垂,葉背向上,葉脈紫色,整株淡黃色。 - 西 瓜 銀 斑 病:
˜病毒(Watermelon silver mottle virus, 簡稱WSMV)在台灣主要藉南黃薊馬傳播。
˜重要的寄主植物有菊花、大理花、茄子、劍蘭、花生、萵苣、甜椒、鳳梨、菸草、馬駖薯及瓜類等
˜氣溫高、雨量少的季節容易發生、傳播。
- 植物病原細菌之分類及基本特性
( 症狀:菌落顏色 白色、黃色、螢光色。看起來爛爛的、聞起來臭臭的 )
- 後來Pseudomonas屬內又分出Burkholderia, Ralstonia, Herbaspirillum, 及Acidovorax等屬,如青枯病菌由原來P. solanacearum改為Ralstonia solanacearum,西瓜果斑病菌由P. pseudoalcaligenes subsp. citrulli 改名為Acidovorax avenae subsp. citrulli。
- Xanthomonas的種內通常還有許多病原型(pathovar, pv.)。
- 會引起軟腐的Erwinia現改名為Pectobacterium
- 台灣作物主要細菌性病害
- 十字花科蔬菜黑腐病(Xanthomonas)
- 水稻白葉枯病(Xanthomonas)
- 柑桔潰瘍病(Xanthomonas)
- 荖葉、荖花細菌性角斑病(Xanthomonas)
- 蔬菜、花卉軟腐病(Pectobacterium, Erwinia)
- 茄科、番荔枝青枯病(Ralstonia)
- 瓜類細菌性果斑病、蝴蝶蘭褐斑病(Acidovorax)
- 楊桃細菌性斑點病(Pseudomonas)
- 作物癌腫病(Agrobacterium)
- 作物細菌性病害發生與防治
˜ 高溫、高濕發生嚴重 ─ 傷口、水份
˜ 防治策略:
■ 栽培防治:抗病品種、防避風雨。
■有效防治藥劑
─ 抗生素劑:鏈黴素、四環黴素、鏈四環黴素
─ 銅劑:氫氧化銅、嘉賜銅等
─系統抗病誘引劑:Bcbicure 3811、克枯爛、撲 殺熱
─ 新型殺細菌劑:歐索林酸 (Oxolinic acid,抗生素)
ã 效果有限,風雨前施用效果最好。
˜ 抗藥性問題 ─ 抗銅、抗鏈黴素、抗四環黴素。
- 殺細菌劑預防軟腐病的效果
- 蝴蝶蘭軟腐病化學防治試驗
- 番茄及甜椒細菌性斑點病
- 田間有3種Xanthomonas(X. axonopodis pv. vesicatoria, Xanthomonas vesicatoria及 Xanthomonas gardneri)都可引起病害。
- 目前是番茄及甜椒夏秋季嚴重的病害。
- 田區病原菌株抗鏈黴素的菌株比率很高,抗銅菌株比率尚低,抗四環黴素菌株尚未發現
防治以氫氧化銅及嘉賜銅效果最好。 - 風雨前後加強防治
- 番茄細菌性斑點病防治試驗
本試驗田病原細菌菌株已抗銅及鏈黴素
- 秋作番茄病蟲害防治農民用藥案例
- 真菌(The True Fungi)
會產生菌絲體,細胞壁含葡萄聚醣 (glucan)及幾丁質(chitin)
¡ 瓶菌門(Chytridiomycota)
® 產生具有鞭毛的游走子
¡ 接合菌門(Zygomycota)
® 孢囊中產生不會動的孢子,會由2個形態相同的配子融合成
接合子(zygospore)
¡ 子囊菌門 (Zygomycota)
® 大多具備有性世代及無性世代,產生的有性孢子叫子囊孢子,通常
8個為一群,存在子囊中(ascus);無性孢子產生於自由菌絲或子實構
造(腔子器、孢子褥)中。
¡ 擔子菌門 (Basidiomycota)
® 即蕈類真菌(mushroom)或棍棒真菌(club fungi)。
產生擔孢子(basidiospore),著生於單細胞或4個細胞的擔子(basidium) 上 。
— 粘菌門(Myxomycota)及卵菌門(Oomycota)則被歸類為像真菌 的生物(Fungilike organism)。 - 植 物 病 原 真 菌(含粘菌及卵菌)
˜ 黏菌類有的也會引起植物病害─如十字花科蔬菜根瘤病
˜分類上可分為卵菌類、瓶菌類、接合菌類、子囊菌類、擔 子菌類及不完全菌(不知其有性時期)類。
Ù卵菌類和藻類較相似,被被歸於原藻界(Chromista),從絕對 寄生到絕對腐生都有。菌絲無隔膜,腐霉菌科的疫菌、腐霉菌、白銹菌和露菌病都是重要的植物病原。後兩者是絕對寄生,無法用人工培養基培養。
Ù子囊菌多達40,000種,有性世代產生子囊,內含8個或 數目不定的子囊孢子,包括多數植物病原菌,如白粉 病 菌、炭疽病菌、洋香瓜黑點根腐病菌等。
Ù擔子菌的有性世代會在一擔子上產生4個擔孢子,有木 材腐朽菌、黑穗菌、銹病菌等植物病原。各種食用菇屬 於擔子菌;茭白「筍」是黑穗菌寄生菰形成的病態莖 。 - 植 物 病 原 真 菌 特 徵
- 作物主要真菌性病害
˜ 卵菌類:疫病、晚疫病、露菌病、白銹病、幼 苗猝倒病(腰折病)、露疫病等。
˜ 子囊菌:炭疽病、白粉病、菌核病、柑桔瘡痂 病、柑桔黑星病、洋香瓜黑點根腐病等。
˜ 不完全菌:白絹病、稻紋枯病(立枯絲核菌) 、幼 苗立枯病(立枯絲核菌) 、萎凋病(鐮 胞菌)及其他等。
˜ 擔子菌:褐根立枯病、根朽病、銹病、黑穗病、 梨赤星病等。 - 卵 菌 類 病 原
Kingdom Chromista (原生藻菌界) Phylum Oomycota (卵菌門) Class Oomycetes (卵菌綱)
ð 菌絲無隔膜;含纖維素cellulose 及葡聚醣glucan;無幾丁質(chitin)
˜ 高溫潮濕容易發生
疫病(Phytophthora);腐霉病、腰折病(Pythium)
露疫病(Peronophythora)
白銹病(Albugo) ─ 溫暖、潮濕
˜ 涼冷潮濕容易發生
露菌病、晚疫病
ß防治藥劑 ─ 滅達樂、達滅芬、毆殺斯、依得利、克收欣、亞托敏、百克敏、賽座滅、鋅錳克絕、凡殺克絕、福賽得、殺紋寧、銅劑、大生類等。(其他殺真菌劑通常無效)
ß 非農藥防治─ 亞磷酸(以等量氫氧化鉀中和) - 番茄晚疫病防治試驗
- 卵菌類防治藥劑
˜ 保護劑
有有機硫黃劑 :鋅錳乃浦、錳乃浦(廣效性)。
有機及無機銅劑:氫氧化銅 ;松香脂銅、快得寧 (廣效性)。
亞磷酸:以氫氧化鉀調整pH至6.8~7.0。
˜ 治療劑
─ 醯基苯胺系(phenylamides):滅達樂、本達樂、毆殺斯。
¡ 抑制卵菌類核糖核酸的合成;易誘發抗藥性。
─ 克絕(cymoxanil) :局部系統移行 性。
─ 依得利(etridiazole):抑制卵菌類的呼吸作用。
─ 福賽得(fosetyl aluminum) :磷酸鋁鹽,促進植物合成抗菌物質。
─ 達滅芬(dimethomorph) :抑制細胞壁合成。
─ 史托比類(strobilurins):原產自菇類,抑制真菌的呼吸作用(廣效性) 。
─ 凡殺同(famoxadone): 抑制真菌的呼吸作用(廣效性) 。
─ 賽座滅(Cyazofamid ):抑制游走子形成及真菌各時期的發展。
(其他殺真菌劑通常無效) - 子囊菌門(Ascomycota)
¡ 盤菌綱(Discomycetes):
子囊並列暴露於外像盤子形狀的子囊果,例如:羊肚蕈、蔬菜菌核病菌、桃及梨的褐腐病。
¡ 核菌綱(Pyrenomycetes):
子囊果像瓶子,包埋在寄主的組織中,只露出狹窄的瓶頸。包 括許多著名的病原真菌,如炭疽病、柑桔黑點病、白紋羽病、稻熱病等。
¡不整子囊菌綱(Plectomycetes):
產生密閉的子囊果 ,包含兩個目─
® 白粉菌目(Erysiphales)
絕對寄生於植物體,包括玫瑰、胡椒、榖類、葡萄及蘋果等 各種作物的白粉病菌。
® 散囊菌目(Eurotiales):
常見無性世代,有性世代很少見 。如黑黴、紅麴及青黴菌。 - 子囊菌門(Ascomycota)
¡ 半子囊菌綱(Hemiascomycetes):
無子囊殼產生,為裸露的子囊,例如酵母菌、桃縮葉病菌)。現分別歸於Saccharomycetes綱(酵母)及Archiascomycetes綱。
¡ 腔子囊菌綱(Loculoascomycetes):
其特徵為子囊具雙層壁,子囊孢子多半有顏色,有時是多細胞,如夾孢腔菌(Sporormia)、屢孢菌(Pleospora)及許多著名的植物病害─蘋果黑星病(Venturia inaequalis)、香蕉葉斑病、柑桔瘡痂病。
● 不完全菌(Deuteromycetes)
到目前為止沒有或未發現其行有性繁殖,或是其生活史中少見有性生殖。 此菌群的菌絲體很發達,繁殖多以分生孢子(conidia)為主,有少數的菌是以菌絲來繁殖的,如水稻紋枯病、萵苣菌核病、作物白絹病。有性世代通常為子囊菌。 - 子囊菌與不完全菌類引起的病害
- 子 囊 菌 類
炭 疽 病 (Anthracnose)
˜中溫多濕發生嚴重
˜感染葉片、枝條、果實;潛伏感染。
˜甜椒、辣椒、檬果、番荔枝、國蘭等。
˜有效防治藥劑:得克利、撲克拉錳、撲克拉、待克利、普克利、菲克利、嘉賜貝芬、比芬諾、環克座、賽普洛、賽普護汰寧、凡殺同、亞托敏、克收欣、銅劑、大生類等。
ð白粉病菌也是子囊菌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